SCL周记 | 上海策展人实验室邂逅魔都 “艺术周”
发布时间:2018-11-23 

策 展 人 邂 逅 魔 都  “艺 术 周” 

上海策展人实验室(SCL)11月5日正式开营(现场回顾链接请点击),专题讲座和导师研讨已正式拉开帷幕。第一周嘉宾导师分别是卡罗琳·克里斯托夫-巴卡基耶夫(Carolyn Christov-Bakargiev);李龙雨(Yongwoo Lee);李鼐含(Li Naihan);夸特莫克·梅迪纳(Cuauhtémoc Medina);施瀚涛(Shi Hantao);刘建华(Liu Jianhua)和汉斯 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导师们就相关专题进行了讲座分享,在研讨环节与策展人们互动问答,共同探讨艺术策展人的未来。

嘉宾讲座

11月5日

讲师:卡罗琳·克里斯托夫-巴卡基耶夫

         (Carolyn Christov-Bakargiev)

主题:策展实践的生态学

摘要:讲述互联网时代下,艺术和创造未来社会性艺术家的组织者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图片
“当今社会,每个人都是一个专业消费者,每个人都创造出一些创造性的东西并展示它,传达它,给其他人的感觉可能是自恋,所以它确实是一种经济。不是因为传统生活对创造性资本主义持怀疑态度,我们只是为了激发人类生命的意志。所以艺术在21世纪实际上非常重要。”
图片

“艺术这个词来自拉丁语,它表示通过实践和学习所需的能力或技能,身体能够在没有任何经济手段的情况下达到优雅的结果。在未来的世界,组织艺术家的生活和艺术家的生产创作将是未来社会最重要的基础。”

 

11月5日

讲师:李龙雨 (Yongwoo Lee)

主题:双年展政治学

摘要:针对近期社会有关双年展的各种争论进行探讨,以一系列案例探讨其政治表现形式和主题。

图片
“双年展衍生的社会活动会邀请市民和社团参加,举办场地应该具备创新性,并且能够展示去情境化、语境重构、抽象学派等等,同时能够包容各种不同的争论、实验以及激进主义,艺术与政治天生的对立,包括社会精英与公众人物的和谐共存。”
图片

“双年展应当作为一个不断扩展、政治化、多层级的艺术展现平台,能够接纳社会公众的参与,这是二十一世纪的双年展理念。我们期望策展人是展览的作者,他们也应该被定义为作者。展览的策划就像拍电影一样,可以将策展人与好莱坞的电影制片人相比,策展人也是拥有版权的。”

 

11月6日

讲师:李鼐含(Li Naihan)

主题:为什么没有几个伟大的女建筑师?

摘要:通过个人经历及创作远景探索新的认知领域,建筑学的世界展现的可能性远远超越艺术,设计,材料科学,数字媒体等等所有的创造行为。那么是否会是一个伟大的女建筑师出现的时刻呢?

图片
“有趣的是,人们总是称我为‘先生’。就像,没有人认为我是女人。而且你知道,我的中文名字并不是针对性别的,没有办法说出来。然后我改变了我的‘行头’,与男性建筑师的生活更相似。”

图片

李鼐含集装箱家具系列设计作品之一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我认为无论是否有建筑的存在,也无论女性建筑师实践与否,未来更加女性化的建筑方式将被世界接纳。”

 

11月9日

讲师:汉斯 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 (Hans Ulrich Obrist)

主题:让微观的可见——艺术遇见人工智能

摘要:通过分享一系列艺术项目来展示利用人工智能表现新艺术形式创作的可能。

图片
“因为人工智能(AI)是看不见的,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需要艺术家使隐形可见。且只要有电,科学技术的新试验尤其在线上的艺术项目,它的寿命不会受限。”
图片

公共艺术装置是为了大众服务;

同理策展人也是为大众服务的。

 

图片

“我认为对策展人最关键的是说服人们,你要相信你可以说服人们任何事情。特别在艺术工作之外通常更容易。作为策展人,我们需要走入社会。如何接触更多的资源,将艺术带给每个人这一点非常重要。我的意思是策展的过程就是制造联结的过程。”

 

 外出参观 

策展人“禹步”前行——12届上海双年展布展参观
图片

11月7日,在“禹步——第12届上海双年展”尚在布展阶段时,上海策展人实验室(SCL)有幸来到作为本次项目的协办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进行了布展参观和学习研讨。作为第12届上海双年展的项目总协调,施瀚涛对上双的筹备过程做了完整的介绍,并邀请了上海双年展的主策展人夸特莫克·梅迪纳(Cuauhtémoc Medina)和三位分策展人:来自哥伦比亚的玛丽亚·贝伦·赛斯·德伊瓦拉(María Belén Sáez de Ibarra)、来自日本的神谷幸江(Yukie Kamiya),以及来自中国的王慰慰(Wang Weiwei),分别就双年展的四个部分(“自然与社会”;当下“战争”的新形式;女性议题的讨论;“野蛮与文明”)为策展人们进行了导览。

图片
图片

其中艺术家 阿尔弗雷多·哈尔(Alfredo Jaar)还针对他的艺术作品《100个阮》的创作过程与大家进行了交流,在讲述作品创思的过程中剖析了当今社会的难民问题,他指出:“对于策展人来说,教育在艺术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帮助大众更好地理解当代艺术是策展人的责任。”

图片

艺术家阿尔弗雷多·哈尔给策展人们讲解其作品

为更深入的交流艺术策展经验,上海策展人实验室(SCL)特邀主策展人夸特莫克·梅迪纳(Cuauhtémoc Medina)进行分享,与策展人们共同探讨了上海双年展的发展脉络和本届双年展项目的申请与落地过程,最终以展览的形式对中国和上海的特定环境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回应,以实现展览的在地相关性,强调了策展人需要与当地人沟通,要尽可能接触并相信来自不同领域的拥有不同资源的人。项目总协调施瀚涛则讲述了过去七八年间上海当代艺术生态的变化,从中进一步解读了本届上双对于这个城市的意义。

图片
图片

站在馆内的楼梯回望,艺术家恩里克·耶泽克(Enrique Je ž ik)的作品《围地》,取自《孙子兵法》,近四千个废纸板组成的“前进一步,后退两步;前进两步,后退一步”对立着映入眼帘,与此届上海双年展的主题“禹步”相映成趣,引发人们对当今艺术与社会问题的批判性思考。正如夸特莫克·梅迪纳(Cuauhtémoc Medina)所言:希望展览就像扔一块石头到湖里,是一个激发点,能激发出思想的火花,而这恰巧也是策展人的职责。

图片

畅游艺术西岸——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参观

图片

上海策展人实验室(SCL)课程第一周恰逢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举办的第五年,本届2018西岸博览会“双馆”亮相,汇聚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43个城市超过110 家国际重要画廊,为藏家和观众带来不容错过的高质量当代艺术作品。西岸艺术总监周铁海为策展人们介绍了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的整体情况。策展人们在展场内外自由参观,收获丰富的行业信息和艺术体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陶瓷的前世今生——艺术家刘建华工作室参观

图片

上海策展人实验室(SCL)有幸来到艺术家刘建华的工作室,这位1962年出生于江西吉安,89年雕塑专业毕业的艺术家,向策展人们讲述了其实验性的创作历程和个人艺术发展线索。在他看来,“以古说今是最重要的”,以陶瓷作为媒介,把工艺美术的传统技法带入当代艺术的实践中,探讨材料的多种可能性。通过陶瓷坚硬与脆弱并存的特性隐喻现代人对物质的迷恋和不安,揭示出现代社会独有的精神特征,在东方哲思中探索当代艺术的旨意。艺术家刘建华逐一向策展人们介绍了自己的典型作品并讲述其背后的创作故事,策展人们表示很震撼,感受到艺术作品传递的力量。

图片
图片

"物镜——刘建华个展 ",2018年,上海玻璃博物馆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自从08年到现在,我的艺术表达方式与之前有所不同,我希望用自己特定的陶瓷语言系统辐射到其他的领域。我希望作品展出的时候有一个空间,让观众进入空间去产生一种新的认识,有别于社会现实。”

图片

通过讲座、研讨、参观艺术家工作室、体验双年展等方式

策展人们探讨不同的策展理念

并感受策展在中国语境中碰撞出的火花

 

12月2日 16:00

第一届上海策展人实验室(SCL)群策实验项目开幕

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