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上午,第三届上海策展人实验室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展厅开幕。本届上海策展人实验室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主办,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主办,上海宏信艺术基金会协办。项目将从2023年9月21日持续至10月19日。
上海策展人实验室始于2018年,在开展两届后因疫情影响暂停。2023年重启的第三届项目以“艺术与建筑赋能城市更新”为主题,旨在探讨和呈现艺术、建筑和设计如何赋能与更新城市空间,为市民生活带来质的提升。本届实验室研究和重构城市与其栖居者的审美融合,向对视觉文化和城市更新感兴趣的不同背景的青年实践者与研究者开放。
作为一个密集型驻留项目,第三届上海策展人实验室邀请来自多学科领域的20余名专家作为讲者,为参与策展人提供内容丰富的讲座、自由开放的研讨,和一系列互动参观及现场交流。他们中包括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城市规划师、策展人、画廊管理和拍卖专家、市场与公关资深从业者、大数据创新设计师、人工智能工程师、生态学家、非政府组织运营者、文化基金管理者,以及上海市民。本届策展人实验室共招募到来自8个国家的15位策展人的参与。在项目期间,参与策展人将分组提报以“艺术与建筑赋能城市更新”为主题的项目方案,获选方案将于次年获资助并落地实施。
开幕式嘉宾、导师与学员合影
开幕现场
展览开幕式由莫万莉助理教授主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翔宁教授首先致辞。他首先对各位导师与策展人学员表示了热烈的欢迎。通过回顾在麻省理工学院(MIT)的访学经历,他指出了在以理工科为主导的综合类大学建筑学院中引入策展和艺术视角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学院在策展和艺术领域的成果;随后,他阐述了城市空间之于市民生活的重要性,为“艺术与建筑赋能城市更新” 解题。最后,他表达了对参与策展人工作成果的期许,并致谢本届策展人实验室工作团队。
李翔宁院长致辞
随后,担任本届策展人实验室主导师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南洋理工大学当代艺术中心创始总监乌特·梅塔·鲍尔(Ute Meta Bauer)和上海策展人实验室项目发起人、同济大学教授李龙雨(Yongwoo Lee)分别致辞。
乌特·梅塔·鲍尔(Ute Meta Bauer)教授认为展览是揭示社会现实的媒介。在“策展”越来越普遍的当下,策展人更应思考展览的社会文脉、展览内容和展览受众的关系。她回顾了在2011年光州双年展第一次担任策展工作坊导师的经历,强调了策展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互相了解,增长信任,这些经历将是策展人的宝贵财富。
乌特·梅塔·鲍尔(Ute Meta Bauer)教授致辞
作为上海策展人实验室的发起者,李龙雨(Yongwoo Lee)教授先感谢了同济大学工作团队。他强调了上海这座城市作为策展人实验室所在地的重要意义,回顾了前两届策展人实验室及其成果,也鼓励本届参与策展人学员们更多地与城市接触,并期待这次本届成果。
李龙雨(Yongwoo Lee)教授致辞
本届策展人实验室执行团队成员于幸泽副教授也简短致辞。他欢迎大家来到上海,并邀请大家来到由他策划的人工智能与数字艺术展览参观交流。
于兴泽副教授致辞
策展人实验室 DAY1
在简单的开幕式后,策展人实验室主导师乌特·梅塔·鲍尔教授做了主题讲座“不言而喻:双年展能否成为一份报纸” (Saying it without saying. Can a biennale be a newspaper?),介绍了她于第17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中的策展实践,以及对当下复杂危机时代的多重思考。
下午,各位参与本届上海策展人实验室的青年策展人们逐一介绍自己的过往实践经历与研究兴趣。本届策展人实验室学员们来自中国、德国、意大利、斯洛文尼亚、新加坡、西班牙、澳大利亚等不同国家,曾在同济大学、哈佛大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威尼斯建筑大学、考陶尔德艺术学院等求学,并在城市、科技与艺术的交叉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乌特·梅塔·鲍尔(Ute Meta Bauer)主题讲座
上海策展人实验室讲座现场
第三届上海策展人实验室
主 办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联合主办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合作伙伴
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研究伙伴
上海外滩美术馆、油罐艺术中心、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支 持
上海宏信艺术基金会
总策划
李翔宁
主 导 师
李龙雨、乌特 · 梅塔 · 鲍尔
组 委 会
李翔宁、汪大伟、李龙雨
执 委 会
莫万莉、于幸泽、王黎音
项目助理
杨尚璇、徐质锦、陈佩琳、林心艺
平面设计
李烫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