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信息
往期信息

李鼐含毕业于伦敦巴特雷特建筑学院,2004年归国,从事建筑设计类工作,受到北京正在成长的中国当代艺术群体的影响,她的创作逐渐地向设计及艺术创作方向拓展。
她的作品涵盖多种形式与媒介,灵感来源从传统手工艺到数码技术涉猎广泛。对传统与当代的审美的敏感以及对文化与技术革新的关注作为李鼐含创作职业的核心主题,贯穿于她个人及商业项目的创作。
她的作品类型包括建筑设计到艺术创作,她最为人所知的作品系列是她的设计艺术家具系列。其中包括《箱子系列》,《我是纪念碑系列》及《靠山系列》等家具系列作品。这些作品被包括西九龙美术馆,米兰设计三年展,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伦敦设计博物馆,南京四方美术馆等国内外机构或藏家展出或收藏。
作为设计师和艺术家,她主持或参与的项目涉及光州设计双年展,瑞银集团艺术收藏展,上海余德耀美术馆,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歌德学院,施华洛世奇,连卡佛等国内外艺术及商业机构。而作为发起人和组织者,她组织了北京设计周草场地共同体项目,与顶级当代艺术家合作,为拉近当代艺术设计与传统技艺及先进技术之间的距离做出努力。
11.06 为什么没有几个伟大的女建筑师?
从建筑师从工匠中分离出来成为自己独立的行业开始,到今天 极速扩张的人造环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建筑师就是一个建 造者。人作为集体或是个体的野心在建造中找到了最好的表达 方式。我们建造了纪念版,教堂,宫殿和城市,为了生存所需 的功能,更是为了证明我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建筑师甚至认为 自己是最接近神的创造者(一个学校里大家都知道秘密)这个 特殊性和动机也是很多女性建筑师不屑于将自己的人生投入到 这个永无止境地加班的职业生涯的主要原因。但是,这能说明 我们不会有几个伟大的女性建筑师的吗?
答案应该在建筑师这个定义的本身上,即希腊语中的“ἀρχιτέκτων”表述的“创造者”。当今的建筑学所包含的广泛的知识及理论体系已经拓展至认知的前沿,回归又超越了 艺术,设计,材料科学,数字媒体等等所有的创造行为。建筑 师的角色一经到达了新的边界线,一个可以探讨创造现实世界 本身的范畴上。
通过我在中国的实践可看出,从一个提供服务的建造者,到通 过个人经历及创作愿景寻找新的认知领域的探求者,建筑学的 世界展现出可能性超过了不仅仅为了挑战地心引力而建造出来 的简单结论,展现了广泛而无尽的创作可能。当人造环境不再 仅仅是被建造的而是被创造出来的时候,是否会是一个伟大的 女性建筑师出现的时刻呢?